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东莞北师大翰林学校国际部 编辑:佚名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它能提高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5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会上介绍,美育课堂要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培养每个学生具备艺术特长,这是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贯彻中央和省市“戏曲进校园”有关政策,进一步打造儿童戏剧艺术精品,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璞艺美育支持打造、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校园儿童剧,自今年1月25日进行初赛海选(线上)以来,经过现场复赛、戏剧小演员家长见面会、基础表演训练、剧本坐排、舞台排练等环节后,即将进入细排阶段,并预计将于暑假进行剧场演出。
基本表演训练分为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个部分,戏剧专家组的老师们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讲解,小演员们十分积极,紧跟老师的步伐展开训练。在两天的基本表演训练中,小演员们解放了天性,对表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也更大胆地迈向了舞台。
“三天后的荷花灯会上,我们要和外邦进行一场跳舞比试……舞蹈需要展现伯乐镇的风貌,至于什么形式,需要你们自己来决定。”在《伯乐镇》中,当镇长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孩子们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孩子们在相互碰撞中学会了包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的同时,也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校园儿童剧本身的功能就是教育,它鼓励孩子们以最能展现天性的方式表达自我,并在其中探索自我以及探索世界。”本剧导演郭东升表示,戏剧虽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其目的并不是教孩子演戏,而是将戏剧的元素、形式融入教育,鼓励孩子从中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
舞台排练任务难度大且时间紧迫,璞艺美育专家团队根据小演员自身特点设置排练方案,争分夺秒为小演员们排练。小演员们则在参与戏剧前期排练过程中,接受到全方位的美的熏陶,他们认真揣摩角色情绪和性格,角色表达细致到每个发声和动作,同时在与其他小演员的配合中极大地扩充了语言的丰富性,提高了对语言运用的敏感度和精准度。
伯乐实验学校刘志英校长对本次排演舞台剧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刘校长在剧中饰演了镇长一角。伯乐实验学校诸多老师们也全力配合。
这次排演也让老师们把戏剧教学这种全新的方法带进了课堂,融入语文课本剧、英语情景对话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把更多优秀的戏剧作品搬上校园舞台,打造学校浓厚的美育文化。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对于孩子来说,戏剧是最能承载情感、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的艺术形式。而且戏剧表演的情感,是面对面的情感,是当下的、即时的情感,是用声音、肢体、表情、动作承载的情感。它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乃至肢体运用等多方面能力,有利于孩子了解别人、了解世界以及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总书记的初衷。
向爱而行是一种本能,而动人美好的故事,是驱使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共同预祝本次舞台剧的演出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