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外交人才培养项目落户北京王府学校

来源: 北京王府学校      编辑:佚名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国际理解能力和素养,培养合格的外交外事人才,今天,外交礼宾中心、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联手北京王府学校共同举办了“国际理解教育青少年培养”战略合作签约暨“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外交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丹麦大使刘碧伟先生,为法政集团旗下北京王府学校及三家分盟校近千生做“一名外交官的使命与担当”主题演讲。

国际理解教育的王府实践

外交礼宾服务中心主任孙胜涛先生、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先生、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军女士、北京王府校区总督导岑建君先生、北京王府学校校长衡孝军先生、法政集团董事会秘书长申杰女士以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大使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项目启动仪式。

外交礼宾服务中心主任孙胜涛先生表示,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早在2017年就在北京王府学校开展了“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沉淀。近些年来,学校通过各种社会资源,持续加强对青少年外交官的培养工作,在国内首家开设了“青年外交官”校本课程并很快获得教育部认可。孙胜涛认为,通过此次签约和揭牌,外交礼宾服务中心将凭借自身的外事资源优势,联手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和北京王府学校,三方共同育人,帮助青少年扩大视野,了解中国外交官的核心价值观,“知中国”的同时也“知世界”。

在签约仪式上,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军女士表示,法政国际教育始终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将外交素养纳入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作为集团设立的专业公益组织,从成立伊始就以赋能青少年成长为使命,从联合国教科文到联合国妇女署到OECD,青年学子们在国际论坛上纵论政经热点问题,在全球移动学习大会上分享技术赋能教育的经典案例,在青年领导力项目中为性别平等发声,而他们其中的不少杰出代表都受益于王府公益基金会的项目,在国际舞台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与国际视野。

潘军女士强调,项目本次与外交礼宾服务中心的国际理解教育青少年培养战略合作的签约,以及未来外交官人才培养项目的揭牌,是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未来外交官”项目的升级和延续。双方将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国际形势,依托外交礼宾服务中心的外事资源优势,共同探索外交系统、公益组织和学校三方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让年轻一代在与大使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在全球宏观大背景下更直接地有效比照与深度认知中国的定位角色和责任,进而发展提升相应的全球合作竞争意识。

北京王府

随后,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先生表示,目前,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外交官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更加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培养更多的外交人才,辐射到国际各个机构,辐射到国家各个领域,为我们的外交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今天的签约活动对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总校长介绍,在目前各类高端的国际机构和组织中,来自中国的外交人才缺口很大。例如中国对联合国的会费贡献仅次于美国,但联合国系统中的中国籍职员数量却严重不足。这对中国当前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会形成越来越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外交人才。5年前,总校长还特别在金砖五国教育峰会上提出,国家要注重培养国际法学人才。

总校长最后强调,外交事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精英外交人才更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参与处理国际事务方面,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就成为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根本。

北京王府

北京王府

北京王府

一名外交官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项目签约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纽约总领事、驻爱尔兰、丹麦大使刘碧伟先生,为近千名王府学校师生做了主题为“一名外交官的使命与担当”的讲座。

在讲座中,刘碧伟大使结合自己驻外工作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图片,回忆了他38年的外交生涯中,参与处理过涉及维护旅居美国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等许多重大的外交工作经历。同时,刘大使还特别强调,在国外如何注重交通安全、生命安全和政治安全。

北京王府

演讲现场,台下的学生和线上的王府分盟校学生踊跃提问,诸如关于成为一名外交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在国外遇到的难忘的外交经历以及对王府青少年的期望等,刘碧伟大使也凭借自身丰富的外交经验,让线下线上的学生们获得了满意的答案,也使他们在充分体会外交工作魅力的同时,感受外交事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拓展了全球视野,增加了危机处理意识,提高了学生们从小认知并参与国际事务的兴趣和信心。

北京王府

这样的大使进校园授课活动,王府学校每学年会举办4次,根据学生关切的国际热点话题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们系统性地介绍相关的国家外交政策,国际争端的解决,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提升文化自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等。

北京王府

今后,我们还将组织学生“浸入式”外交工作教学体验,参与每年两次身临外交一线的参访活动,主要去向是各国驻华使馆、机构、国际组织等参与政府行为的外交公共工作场所,聆听驻华外交官讲述不同国家文化风情,增强互动体验性,提升其参与感及使命感。

青年生逢其时

未来外交官呼之欲出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恰逢此次活动在二十大会议闭幕之后举行,全校师生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面对多元且复杂的世界,国家间因信息不对称和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误解,亟需一大批知晓国家利益所在、精通多国语言、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具备政策性和专业性,拥有“知中知世”理念的高端外交人才。但是,现实却是中国国际组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人才推送力度不够,中国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国际组织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中国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即国家硬实力强,软实力弱。

如何在世界舞台祭出真正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规则?如何在重要的国际事务中争夺话语权?如何在外交领域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最终都要溯源到外交人员的国际视野、论述能力、说服能力、对规则的塑造能力,这就将根源直指中国的教育——如何造就优秀的外交人才,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

自1996年建校伊始,在王广发总校长的积极倡导下,学校着力提高学生们的对外交流能力,为他们提供深度参与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从参与联合国妇女署的“构建和谐社会性别关系青年领导力” 项目,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动学习大会分享技术赋能教育;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发出中国声音,到亚太青年模拟APEC大会的实战演练;从世界教育论坛阐述中国观点到费尔曼模联亲历“外交烽火”;从远赴联合国亚太总部参加青年领袖特训营体验曼谷贫民窟,到通过卫星线路和东盟十国青少年进行“天宫对话”……

不但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走出去”项目,还坚持高标准的“请进来”活动,如还定期邀请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佛蒙特州前州长,以及中国前外交官如罗林泉大使和魏瑞兴大使等全球政治外交精英人物到访王府学校,与学生展开深度交流。

2021年5月,我校开设了国内中学阶段惟一的“青年外交官项目”校本课程,当年底即入选教育部“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研究项目”。同时,我们还与外交学院就青年外交官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交学院将与王府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服务于外交外事领域的人才。

北京王府

如今,随着“未来外交官”青少年外交人才培养项目的正式落地,我们向着“探索国际教育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达成本校育人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深耕已久的外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也进一步走向了新的历史节点。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