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 编辑:佚名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本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录取批次来看。那么整理了长春工程学院是几本的信息,方便学生和家长参考:
通过近年长春工程学院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长春工程学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所以长春工程学院是二本大学。
具体,请参照该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长春工程学院各省市录取批次
招生省份文理科招生类型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省控线 新疆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356 0 290 安徽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60 132719 435 安徽 理科 中外合作办学 2022 本科二批 457 136910 435 四川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70 134044 426 四川 理科 中外合作办学 2022 本科二批 454 153555 426 河南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80 170904 405 河南 理科 高收费专业 2022 本科二批 458 212825 405 贵州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395 96459 360 陕西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20 81349 344 宁夏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390 17893 350 宁夏 理科 少数民族预科班 2022 本科二批 349 25804 350 广西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396 100720 343 江西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70 93696 440 黑龙江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A段 401 48314 308 黑龙江 理科 中外合作办学 2022 本科二批A段 372 59623 308 山西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A段 450 67753 417 黑龙江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B段 278 94193 308 山西 理科 中外合作办学 2022 本科二批B段 428 85028 417 甘肃 理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K段 408 50961 345 甘肃 理科 边防子女预科班 2022 本科二批K段 351 80991 345 新疆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385 0 334 安徽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505 33752 480 四川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509 37938 466 河南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54 90557 445 贵州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501 26937 471 陕西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58 24106 400 宁夏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469 5034 425 江西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 500 31763 472 黑龙江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A段 417 15023 365 山西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A段 475 17426 450 甘肃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K段 443 19879 425 甘肃 文科 边防子女预科班 2022 本科二批K段 401 34706 425 云南 文科 普通类 2022 本科二批及预科 537 27459 505长春工程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否 是否是211 否 是否是双 否 主管单位 吉林省 创建时间 1951年 博士点数量 一级:0,二级:0 硕士点数量 一级:0,二级:0 学校类型 理工类 所在城市 长春市 办学层次 普通本科底蕴深厚,行稳致远。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建国初期。1951年至1953年,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先后成立,历经五十载,三校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管理。上世纪60年代,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曾升格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3月,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荟萃,学高身正。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86人,80%以上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正高级职称136人,副高级职称35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8人。58人被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长春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追求发展新高度、增强发展新动能,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化特色为核心、以人才队伍为关键、以重大平台为支撑、以开放办学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塑造形成高素质队伍、高效率机制、高水平管理、高活力氛围,继续保持为基础工业行业服务的办学特色,为建成国内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